注意,13台中除了欧洲两台、日本一台之外,其余全部位于美国。也就是说,只要美国愿意whatsapp网页版,他就可以切断全世界的网络。虽然网络是无国界的whatsapp网页版,但服务器是有国界的。
关于DNS根镜像服务器
指的就是DNS根服务器的镜像服务器
镜像服务器(Mirror server)与主服务器的服务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放在一个不同的地方,分担主机的负载。
简单来说就是和照镜子似的,能看,但不是原版的。在网上内容完全相同而且同步更新的两个或多个服务器,除主服务器外,其余的都被称为镜像服务器。
主要作用
在根域名服务器中虽然没有每个域名的具体信息,但储存了负责每个域(如COM、NET、ORG等)的解析的域名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如同通过北京电信你问不到广州市某单位的电话号码,但是北京电信可以告诉你去查020114。
世界上所有互联网访问者的浏览器的将域名转化为IP地址的请求(浏览器必须知道数字化的IP地址才能访问网站)理论上都要经过根服务器的指引后去该域名的权威域名服务器(authoritative name server, 如haier.com的权威域名服务器是dns1.hichina.com)上得到对应的IP地址,当然现实中提供接入服务的ISP的缓存域名服务器上可能已经有了这个对应关系(域名到IP地址)的缓存。
根域名服务器是架构因特网所必须的基础设施。
在国外,许多计算机科学家将根域名服务器称作“真理”(TRUTH),足见其重要性。
但是攻击整个因特网最有力、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方法恐怕就是攻击根域名服务器了。
早在1997年7月,这些域名服务器之间自动传递了一份新的关于因特网地址分配的总清单,然而这份清单实际上是空白的。
这一人为失误导致了因特网出现最严重的局部服务中断,造成数天之内网面无法访问,电子邮件也无法发送。
遭遇攻击
在2002年的10月21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45开始,这13台服务器又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也是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网络袭击。
此次受到的攻击是DDoS攻击,超过常规数量30至40倍的数据猛烈地向这些服务器袭来并导致其中的9台不能正常运行。7台丧失了对网络通信的处理能力,另外两台也紧随其后陷于瘫痪。
10月21日的这次攻击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能根本感觉不到受到了什么影响。
如果仅从此次事件的“后果”来分析,也许有人认为“不会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都受到攻击,因此可以放心”,或者“根域名服务器产生故障也与自己没有关系”,还为时尚早。
但他们并不清楚其根本原因是:
并不是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全部受到了影响;
攻击在短时间内便告结束;
攻击比较单纯telegram中文版,因此易于采取相应措施。
由于目前对于DDoS攻击还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案,设想一下如果攻击的时间再延长,攻击再稍微复杂一点,或者再多有一台服务器瘫痪,全球互联网将会有相当一部分网页浏览以及e-mail服务会彻底中断。
而且,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在于根域名服务器本身,而在于因特网上存在很多脆弱的机器,这些脆弱的机器植入DDoS客户端程序(如特洛伊木马),然后同时向作为攻击的根域名服务器发送信息包,从而干扰服务器的服务甚至直接导致其彻底崩溃。
但是这些巨型服务器的漏洞是肯定存在的,即使现在没有被发现,以后也肯定会被发现。
而一旦被恶意攻击者发现并被成功利用的话,将会使整个互联网处于瘫痪之中。
为什么只有13台dns根服务器
全球DNS根服务器为什么只有13台。
DNS协议的最初定义要从20世纪80年代未期开始算起,它使用了端口上的UDP和TCP协议。
UDP通常用于查询和响应,TCP用于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之间的区传送.遗憾的是,在所有UDP实现中能保证正常工作的最大包长是512字节,对于在每个包中必须含有数字签名的一些DNS新特性(例如,DNSSEC)来说实在是太小了。
512字节的限制还影响了根服务器的数量和名字。
要让所有的根服务器数据能包含在一个512字节的UDP包中,根服务器只能限制在13个,而每个服务器要使用字母表中的单个字母命名。
以太网数据的长度必须在46-1500字节之间,这是由以太网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事实上,这个1500字节就是网络层IP数据包的长度限制,理论上,IP数据包最大长度是65535字节。
这是由IP首部16比特总长度所限制的,去除20字节IP首部和8个字节UDP首部,UDP数据包中数据最大长度为65507字节。
在Internet数据传输中,UDP数据长度控制在576字节(Internet标准MTU值),而在许多UDP应用程序设计中数据包被限制成512字节或更小。这样可以防止数据包的丢失。
许多解析器首先发送一条UDP查询,如果它们接收到一条被截断的响应,则会用TCP重新发送该查询。
这个过程绕过了512字节的限制,但是效率不高。您或许认为DNS应该避开UDP,总是使用TCP,但是TCP连接的开销大得多。
一次UDP名字服务器交换可以短到两个包:一个查询包、一个响应包。一次TCP交换则至少包含7个包:三次握手初始化TCP会话、一个查询包、一个响应包以及最后一次握手来关闭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