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翘楚的BAT三家公司早已在运营中引入会员制体系。由于运作模式不同,会员制在各自体系中受重视程度各异,本文对此做了初探。更详细的报告请见下期出版的《俱乐部》杂志。

互联网翘楚BAT所引以为傲的,除了我们所熟悉的产品服务创新,关键在会员制体系之配合。客户服务导向的会员体系成功建立起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纽带,一站式专业服务和客户忠诚的高频消费,企业供给和客户需求紧密联动,双方在各取所需中心满意足,便如恋人一般密不可分。
从会员福利内容、会员粘性或忠诚度,会员制对公司的发展贡献来浅析BAT的会员体系whatsapp登录,对其赚钱逻辑尚可略窥一二。
百度会员:免费、大量、交流少
百度旗下拥有包括百科、地图、云盘、文库、贴吧、知道、音乐、钱包等多项产品。会员分个人会员和商家会员,个人会员有普通免费和VIP收费之分。一般用户享有部分产品的免费使用权,如搜索引擎、百度地图、百度文库等,称之为“内容浏览权”。注册为会员后,服务类型扩充。以百度知道为例whatsapp网页版,会员享有提问权、回答权,称为“内容编辑权”。付费VIP会员,部分产品体验更好,百度云空间更大whatsapp网页版,可下载更高品质音乐,称为“升级版内容编辑权”。细究起来,付费VIP会员与普通会员之间无本质区别。

百度会员享有几乎免费的一系列产品服务生态,一个账号通用,这是360等搜索引擎无法比拟的,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百度用户粘性。基于庞大的浏览量,百度为商家会员提供推广服务,称之为付费商家会员,这是百度的主要利润来源。
对于个人会员来讲,贴吧等社群在一定程度提供交流渠道,会员间高频次的深度互动,粘性升级,这也是贴吧当年爆火的原因。对于商家会员来讲,会员制就是为推广付费,百度并未提供商家会员或行业交流产生价值的渠道。随着贴吧等为代表百度内容质量的下降,会员粘性变低,曾经互联网领头羊的百度,排名几乎要让位于以生态系统著称的乐视。
阿里会员:专注、服务、与时俱进
阿里会员分为个人版和商家付费版,为双方提供网络交易平台。阿里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个人消费者享有浏览筛选定制海量购物信息、电子支付等一站式网购和金融服务,于商家而言,阿里提供产品展示、获客、消费交易、金融服务等一条龙。从未有一家企业高效、定制化、一站式、满足几乎全部客户的消费需求和商家营销交易需求,这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客户粘性。随着新加入的会员越来越多,需求和供给正向促进,发展势不可挡,未来也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从连接中国的商家和消费者到连接世界的商家和消费者,会员制的思维和服务体系,绝对是阿里发展的股肱之臣。
企业赚钱的逻辑根植于定位。相对于百度商家信息提供者而言,阿里在互联网耕耘更深一点,更帮助商家做好生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阿里此做法给自己锁定了源源不断并稳定的交易平台租金收入,算是棋高一着,这是阿里主要利润来源。

但是,以交易起家的阿里,会员间交流甚少,社群力量有待发掘。阿里好比是一座豪宅,但没有家的味道,所以阿里改版支付宝,加入好友聊天等功能,15年新年通过“集五福”猛推支付宝好友功能,然而购物交易金融,终究是个人私密之事,支付转账的社交圈也不够有人情味。或许阿里的未来,是将商家按行业联合起来,鼓动创新一起创造价值,或者将不同会员联合分成为社群,通过连接产生新资源,阿里“造物节”已来,创新在眼前。
腾讯:社交粘性+想象
以社交软件起家的腾讯,本身玩的就是社群。除企业邮箱收费版和视频会员收费外,腾讯旗下社交产品全免费。无论是谁,一视同仁,用社交软件聊天、办公沟通都可以。
腾讯成功塑造了即时通讯和网络社交的硬需求,新用户源源不断加入,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巨大的社交粘性,带来巨大流量。有人的地方,就有无限的想象,尤其当人们聚在一起,而且互相熟悉,可以自发分享信息。以QQ贵族特权为例,用户在普通服务之上更有特别的尊享感,付费会员享有空间装扮特权,以此在社交圈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独一无二。然而腾讯80%利润源于游戏,免费的社交群体会带来巨量的游戏玩家。前网络时代的小伙伴们曾经一起约游戏厅,现在则一起约网络游戏,并肩作战,欲罢不能。更进一步,微信的开放平台经得起任何想象,京东的入口接入便是一个例子。微信扫一扫,更是开创了国人行为新模式。

腾讯的会员制,是社群玩法的极致,社群内部的沟通,让所有人都紧紧留在微信代表的社交软件上,潮流更迭,人群却还在。基于社交软件的粘性,腾讯衍生开发出一整套基于社交生态系统,新闻、游戏、视频、电商、邮箱服务等。腾讯的会员制体系看似不赚钱,然而社群背后蕴藏着巨大能量,需要有梦的人去想象和发掘。
BAT最重要的赚钱逻辑——会员制,连接起商家和客户,覆盖广泛人群,属于互联网的会员概念。而俱乐部视角下的会员制,却在线下,精英式会员,进行小范围的交流与价值创造。所以,几乎有人的地方,就有会员制,会员制的资源连接,能产生无限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