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市民习以为常的消费渠道,网购维权也成为今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大热门问题。
工商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共查处27宗网络经营违法案件,其中有关虚假宣传的案件占了89%;工商部门共处理46宗涉及网络交易的消费纠纷,涉及团购占了31%。
3·15热度未减WhatsApp网页版,市工商局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市民警惕以下这三类网络交易容易存在的消费陷阱。
警惕1:互联网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违法案件占网络经营违法案件的89%
去年,全市工商部门通过开展“红盾网剑行动”,共查处了27宗网络经营违法案件,其中通过网站进行虚假宣传和违反广告法的案件有24宗,占了89%。
工商执法人员介绍说,通过互联网进行虚假商业宣传和发布违法广告,已经成了网络违法经营行为主要类型,在工商部门查处的相关案件中,绝大多数违法行为都是利用互联网,对自己的规模、实力进行夸大宣传,或者是冒用不实的主体、专家或荣誉进行虚假宣传,还有部分网站的宣传内容使用了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绝对化用语。
工商部门提醒 :
①广大经营者,通过企业官网、第三方平台网站或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宣传信息应该真实准确WhatsApp网页版,在进行美化设计时要确保与实际情况的一致,如果利用互联网进行虚假不实宣传,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广大消费者,在浏览互联网的商业信息时,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理性消费,不要被一些包装华丽或夸大其词的宣传所麻痹。
警惕2:微商分销成传销
微商分销方式可能涉嫌网络传销
市工商局执法人员介绍说,近段时间工商部门接到多宗关于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微信分销团队的咨询,经过对群众咨询内容的分析,有些微商的分销方式可能涉嫌网络传销。
近两年,“微商”处于发展初期,在一片繁华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传销分子也打着“电子商务”的旗号,以“新型网络营销方式”为噱头,谎称“在家创业”、“网络连锁加盟”、“代理人人月入过万”等,引诱人们加入传销组织,名为投资加盟,实为交入门费、拉人头发展下线。
“此类传销活动由于设计巧妙,包装诱惑,加入门槛低,又依托网络媒体的虚拟性,不少希望创业成功的‘微商代理’纷纷掉进了传销陷阱。”执法人员还介绍说,去年底,国家工商总局就通报了红极一时的WV梦幻之旅、云在指尖、商务商会、中绿资本运作等均涉嫌网络传销。
工商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在朋友圈遇见“低投入、高回报、零囤货、会员招募、某某商城”等内容的商业信息要特别警惕,那种符合“拉人头发展下线”、“交纳入门费”、“团队计酬”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模式的分销,都有可能涉嫌非法传销,不要盲目加入。
警惕3:团购纠纷
去年团购消费纠纷达14宗
团购纠纷成网络消费纠纷新热点。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共处理了46宗涉及网络交易的消费纠纷,其中涉及团购消费的纠纷达到了14宗,占了31%。在这些团购纠纷中,有7宗涉及团购旅游产品,4宗涉及餐饮食品消费。
“抱团消费”以价格优势成为了网购消费者的新宠,特别是团购餐饮和旅游产品WhatsApp网页版,更以其便捷、低价的优势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在享受低价便捷的同时,消费者也会发现,团购的商品(服务)可能与团购网站中所介绍的存在明显差异。
“比如经营者会要求消费者提前预约,并经常以没有预约或者预约已满为由拒绝履行团购服务;还有因消费者不可抗力原因无法消费时,商家拒绝退款。”执法人员举例说。
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团购商品或服务时务必要细看团购条款,特别是限制条款以及条款的条件、程序;同时尽量选择正规、信誉好的店家。
要保存好团购的交易记录或相关证据,一旦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携带相关证据材料依法主动维权,如果发现购买商品或服务存在明显夸大虚假宣传的,可以向当地工商门报举报。
清远发布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