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网页版登录WhatsApp网页版登录

WhatsApp中文版

新浪博客没有音乐播放器

8月20日,网易博客首页发布了《网易博客网站关停、迁移的公告》,宣布将从2018年11月30日00:00起正式停止网易博客(blog.163.com)运营,关闭服务器,用户将无法登录网站。网易表示用户可以将网易博客上发布的內容,“一键搬运到网易LOFTER”。用户也可以在LOFTER继续记录和分享日常。

博客时代芳华已逝,只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道别

博客时代芳华已逝,只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道别

这意味着运营了12年的网易博客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而搜狐博客、网易博客、博客网的首页头条文章更新时间也都停留在2017年中旬telegram中文版,只有新浪博客、和讯博客等还在支撑着并维持着每天更新。

这让那些对博客依然怀抱感情的人唏嘘不已。有微博用户说,现在很多人还在写博客,关了博客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微博与朋友圈已经把内容变得支离破碎whatsapp网页版,很多人已经写不出完整的好东西了。

博客时代芳华已逝,只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道别

从趋势来看,网易博客的关停或许只是开始,博客时代的落幕与衰落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发生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后一次对博客统计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我国博客的使用率只有19.3%,用户规模为1.22亿,基本跌出主流应用范畴。

而到了今天,博客的使用率或许已经远低于2014年的这个数据。

博客也曾有黄金时代

博客最辉煌的时期是在2010年之前。

最初是方兴东博士的博客网、以及横戈的博客大巴及博客中国等一批创业公司崛起,后来到了2005年,新浪博客诞生了,博客网的用户大规模地迁移到了新浪博客,新浪由于其门户品牌声望日隆,并且搞了“明星策略”邀请了一大堆的名人开博,加之在产品体验上博客网都不如新浪博客,博客网因此而衰落,新浪博客崛起。

自新浪博客之后,腾讯、搜狐均都推出了博客产品,百度空间、QQ空间、51博客等均纷纷上线。而2006年9月1日,网易正式推出自主研发产品网易博客,网易也是四大门户中最晚推出博客产品的厂商,但却成为了四大门户中第一家退出的厂商。

虽然是最晚推出博客产品的门户厂商,但网易将它从2003年开始研发的国内最大的相册用户群全部导入博客,博客首页可以展示好友、相片、自定义html 、音乐播放器等多种模块,模块可随意拖放,相片可以在线编辑,功能相对友好,推动了用户迅速增长,半年时间用户量就突破了1800万。不过如今网易博客的关闭,也在于时代大势已变。

网易财报披露从去年底开始将电商数据从邮箱业绩中独立出来,按照游戏、电商、广告、邮箱及其他业务4个分部公布数据。产品不盈利、影响力边缘化、用户凋零的博客已经被边缘化,对以游戏与电商赚钱的网易来说,战略意义已经不大,放弃也是合理且理性的商业选择。

回顾那个时代的博客,主流创作类型大致是文化,财经,杂谈,时评等内容品类,颇受学术界、思想界和媒体界的氛围影响,没有预设的立场与套路,形成了观点的自由市场,创作者更多是出于自由和兴趣激发出来的内容创作欲望,或直抒胸臆,或针砭时弊,这个时代的内容,不掺杂过多功利,沉淀了一定的思想价值,也是曾经的文青聚集地。

正如有人说到,在那个时代,人们真正是在写文章,而不是内容创作。在博客上,你有机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人是如何总结和思考的。

传媒老王在微博说,在微博式“围观”走红之前,博客其实已经悄无声息地影响社会,因为博客所带来新的传播与交流方式,让网友真正意识到了信息透明与公共表达的好处。

博客时代不得不提的代表性人物就是韩寒与徐静蕾了。在2005年10月28日,韩寒新浪博客正式开通。作为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韩寒以其犀利的文风、独特的视角在博客上又快速声名鹊起。2006年3月的“韩寒白烨之争”曾经引发中国文坛两代人关于文学定位的大讨论,而《明朝那些事》和《把时间当作朋友》等当年爆红的作品都是作者在博客上的文章合集。

博客时代芳华已逝,只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道别

2007年3月12日,新浪网的统计数据表明,博客频道的流量超过新闻频道跃居各频道的第一位。2007年9月,韩寒博客的点击量超过1亿。成为继徐静蕾之后第二位过亿的新浪博客。正如之前有业内人士说,韩寒在博客时代对各种敏感话题拿捏非常之准,从不趟雷,懂得进退。而在那一年,新浪博客点击量超过1亿的已有两位,超过5000万的有5位,超过100万的博客高达908位。

木子美、芙蓉姐姐等网络红人借助博客平台名声大噪,“雷人、山寨、打酱油、躲猫猫、压力山大”等流行语,都有博客的流传之功。彼时,新浪、搜狐为了抢博客纷纷推出搬家工具、互相挖角的事件今天或许已经少有人记得。这是博客的黄金时代。

打败博客的,不是另一个博客

当微博诞生之后,一直坚守坐镇博客的韩寒在2010年2月6日也不能免俗的将阵地转移到了微博上,当他在微博上发出一个“喂”字引来5500次转发和11000次评论后,人们知道,博客时代将要过去了。

打败博客的,不是另一个博客——微博140字的限制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庞大的用户数量和社交裂变的转发机制快速吸引用户转移,使得博客快速被边缘化。这种短平快的内容发布契合了人们碎片化时间娱乐八卦、社交互动与接收新闻信息的需求,也让许多博客大V逐步转移到微博whatsapp登录,博客上的博主开始慢慢流失,内容荒芜,草木稀疏。

而在2016年,微博又放开了140字的限制,它可以发布2000字的长微博,虽然不少人直指这样改动的弊端,认为这是微博重返博客时代,但微博的这次变动也是对博客的再次重击,这使得博客存在的意义再一次被淡化。

博客时代芳华已逝,只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道别

CNNIC报告说出了博客衰落的一个原因是,作为一个内容发布平台,博客的内容相对较长且缺乏与用户的互动,不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关注、发布信息的需求,逐渐被其他社交应用的功能所替代,在竞争中逐渐转变为小众化应用。

博客的发展一直呈精英化、专业化的特点,相对于微博的社交互动,博客更注重自身表达,但由于博客缺失SNS属性,用户也在转移阵地。因为,博客写作虽然自由不羁,但写作本身是一项精英活动,也需要持续获得满足感才能支撑下去的活动,换言之,写作并不是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事儿。只有社交、商业和欲望是全球化的,而写字不是。

博客时代芳华已逝,只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道别

在国外,博客的衰落的时间节点也几乎与Facebook和Twitter的流行发生在同一时间节点。美国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也算审时度势,在博客衰落的时间节点及时出手,当时卖出了3.15亿美元的高价。微软也于2011年宣布停止其博客Windows Live Space的运营。

后来,百度空间、MSN空间、51博客等都已停止运营,这意味着人们不仅仅只是转向了更为易用的服务,而是更多转向了更具备社交性的观点探讨、娱乐互动的平台。

社交性新媒体平台对于大V来说,意味着粉丝集聚与商业变现的能力要更强。在过去,博客一定程度上能取代企业新闻稿等公关策略,但是社交性的缺失是企业放弃博客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

«    2025年8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友情链接